盛夏六月,骄阳似火。学校组织优秀本科学员走进陆军步兵学院、海军大连舰艇学院、空军航空大学,开展了为期11天的陆海空三校联动创新实践游学活动。学员们深入实践,感受军种文化魅力;聆听授课,研讨交流,提升岗位任职能力;学思践悟,激情碰撞,系统提升联合作战素养。
实训砺能,锤炼岗位任职本领
三尺舢板激浪进,模拟战鹰冲云霄!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,学员们登舰操舟,学习舢板操作;在空军航空大学,学员们坐进驾驶舱,训练模拟飞行;在陆军步兵学院,学员们深入密林,同训班组战术。这种跨军种、沉浸式的实践训练,让学员们对未来军种任职环境和所需能力有了深入认识。气象海洋学院某学员大队大队长汪洋表示:“此次游学是学校践行‘政治+军事+科技+文化’育人理念的具体举措,使学员在科学思维、系统思维以及融合思维等方面得到了全面锤炼。”
晨曦初露,随着一声令下,迫击炮的“嘭嘭”声震彻山谷,硝烟弥漫、火光冲天,泥土飞溅的场景让学员们深受震撼。理学院学员田梓钧在日记中写道:“以前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武器装备参数只是冰冷的数字。今天,当亲眼见到炮弹呼啸而出,我才体会到‘杀伤力’这三个字的沉重与真实。这种视觉、听觉上的冲击,是任何模拟训练都无法替代的。”
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院史馆内,讲解员深情讲述了杨志亮将军的传奇经历,刚毕业便投身战火,保家卫国的故事瞬间点燃了学员们的报国热情。听着讲解员的讲述,大家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,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坚定与无畏。这场精神的洗礼,让每位学员更加坚定了未来面对挑战时勇毅前行的决心。
联合为本,强固体系作战思维
电子战实验室、飞行结构实验室、飞机发动机实验室……学员们在各院校的专业实验室中,接触了不同军兵种的尖端技术装备和科研成果。外国语学院学员李依翔深有体会:“各军兵种不是孤立的,而是紧密咬合的齿轮。唯有跳出单一军种视角,理解兄弟部队的语言与节奏,才能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真正实现体系作战。”
“如果你是指挥员,这仗该怎么打?”学员们与兄弟院校的学员围坐在一起,围绕国际军事热点、未来联合作战的特点难点等议题,从多军兵种视角展开激烈讨论。不同视角的碰撞,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联合作战的复杂性和协同性,锻炼了他们从全局出发、整合各军种力量的联合作战思维。
游学期间,各院校的资深教授为学员带来一系列高水平的专题讲座。专家们系统梳理各军兵种的发展历程、战略地位,深入剖析未来战争的特点以及“仗该怎么打”的核心问题。这些授课,不仅使联合作战理念深入人心,更培养了学员们体系协同的融合意识。
学习强智,创新多维育人理念
小平小道、红色资源中心、航天馆、校史馆……学员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,触摸一段段艰苦卓绝的红色历史。智能科学学院某学员队教导员王凌星感慨地说:“书本知识与历史现场的深度融合,使政治教育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。”
此次游学为各院校搭建了面对面交流育人理念的平台。大家与三所院校的教员、管理干部深入探讨培养方案与育人体系。气象海洋学院某学员队队长童曦表示:“这种理念上的深度碰撞,不仅促进了经验共享,更激发了创新思维,实现了共同学习、共同进步,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注入了强大动力。”
“在模拟舰船驾驶室,我们沉浸式体验舰长,指挥战舰乘风破浪;在空战对抗模拟器,我们化身飞行员,驾驶战机执行任务!”理学院学员李湘文激动地分享道,“这种沉浸式的实操体验,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,还为我校进一步创新贴近实战条件的教学提供了生动借鉴。”
游学“陆海空”,淬火铸精兵!11天的创新实践游学,学员们收获颇丰。这既是知识的深度汲取,亦是精神的深刻洗礼、能力的强化淬炼。未来,这群志存高远、矢志强军的优秀学子,必将把游学所学转化为报国实践,为强军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