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骗局多不胜数,请提高警惕!(二)
发布日期:2025-04-03 来源: 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政治工作部 访问量:

天上掉馅饼or精准挖陷阱

幸福来敲门or巧言设骗局

近年来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

诈骗组织团伙化、产业化、链条化

诈骗手段花样百出、层出不穷

甚至为受害者“量身定做”

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

如何轻松识破诈骗伎俩

如何摆脱“易受骗体质”

让我们一起盘点身边的真实案例

帮助你修炼诈骗防身术

远离“入坑”烦恼


高额利益诱骗下载APP缴纳“质保金”血本无归

直击案例:刘某在网上被他人以高价拍卖银元为由,诱骗下载“苏富比”APP,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,应对方要求缴纳3万元质保金,转账后幡然醒悟,发现被骗后报警。

诈骗手法:诈骗分子通常以“高价拍卖”等话术精准锁定目标,通过伪造官方文件或仿冒知名平台降低受害者戒心。在引导下载虚假APP后,他们虚构“资质审核”“账户激活”等流程,要求缴纳质保金或保证金,一旦资金到账,立即关闭平台并利用虚拟币、多级账户洗钱逃匿,全程伪装专业流程以实现快速收割。

别让“公检法”的假威严骗走你的真积蓄

直击案例:杨某接到一个自称上海市公安局警察的电话,称其名下一个银行账户涉嫌洗钱,并收到一份关于其涉嫌洗钱将被打击处理的公文,杨心生恐惧。对方称要想解除嫌疑就需把卡里所有的钱款转到“安全账户”,待案件查清后返还钱款,杨遂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5万元,后被对方拉黑,才发现上当受骗。

诈骗手法: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,随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、微信、QQ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,以受害人涉嫌洗钱、非法出入境、快递藏毒、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,进行威胁、恐吓,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,并向受害人出示“逮捕证”“通缉令”“财产冻结书”等虚假法律文书,以增加可信度。同时,要求受害人到宾馆等封闭空间,在阻断与外界联系的条件下“配合”其工作,将资金转移到“安全账户”,从而实施诈骗。

冒充“闲鱼客服”假借“保证金”骗取钱财‌

直击案例:邓某在闲鱼挂售二手服装后,收到自称“平台客服”的私信,称其账户未开通“消费者保障服务”,需缴纳保证金才能继续交易,并发送仿冒的“闲鱼官方通知”链接,邓某点击链接支付后发觉被骗,损失近万元。

诈骗手法:骗子瞄准二手交易平台卖家,在商品上架或交易中途冒充客服私信联系,以“账户异常”“未开通保障服务”等话术威胁冻结交易或封禁账号,诱导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支付“保证金”。此类骗局通过伪造平台通知、脱离官方支付渠道规避监管,资金一旦转入外部账户极难追回。

网游诈骗套路深一不小心就“入坑”

直击案例:沈某在玩游戏时看到聊天框内有一条“进群免费领取游戏道具”的消息,便加入了该群。进群后,一位网名“派送员”的人告诉沈某,通过扫群内二维码便可领取大量游戏福利。沈某使用微信扫码并填写了相关信息后,网页忽然显示微信将被冻结,沈某便联系“派送员”,对方称系沈某操作不当,并向其推送一个网名为“处理员”的人。“处理员”称需要通过转账证明微信是本人使用,验证后将如数退还所有资金。沈某便按对方要求,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18000元,后被对方拉黑,才发现被骗。

诈骗手法:诈骗分子在社交、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、道具、点卡的广告,或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、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。待受害人与其主动接触后,诈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、更方便为由,诱导受害人绕过正规平台与其进行私下交易;或要求受害人添加所谓的客服账号参加抽奖活动,并以操作失误、等级不够等为由,要求受害人支付“注册费”“解冻费”“会员费”,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。

网络世界错综复杂,诈骗陷阱千变万化

提醒大家擦亮双眼,保持警惕

时刻牢记

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来电不轻信

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

提高防范意识,远离电信诈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