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党委近日印发的《深化构建学校“能动思政、贯通育人”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措施》明确指出,坚持立德树人、为战育人,落实“政治+军事+科技+文化”育人理念,坚持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“五育”并举。“四维一体”“五育并举”从理念思路、育人目标、实践路径三个维度,构建起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核心内容,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、军队特点、科大特色,又直面信息时代智能化战争挑战,为“能动思政、贯通育人”大思政体系的抓建提供了方法论支撑。
一、坚持“四维一体”“五育并举”对构建“能动思政、贯通育人”大思政育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
习主席强调: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,遵循教书育人规律,遵循学生成长规律,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。”“能动思政、贯通育人”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是遵循教育基本规律、适应内外环境新变化而构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。坚持“四维一体”理念,打造“五育并举”品牌,必将塑造纵向贯通、横向联合、内外融汇的育人生态,为培养堪当强军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。
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题中之义。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”,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。姓军为战是军队院校的根本属性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、为军铸将,是军队院校价值所在和使命所系。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,必须以大格局气概、大协同思维,加强顶层设计、整体规划和改革创新,需要各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、密切配合。坚持“四维一体”理念,打造“五育并举”品牌,以此构建起全面、系统、协同的育人范式,是建设新时代大思政育人新生态新格局的应有之义。
“能动”“贯通”育人的重要举措。育人过程和育人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整体,“四维一体”育人理念涵盖了政治、军事、科技、文化多个方面,强调聚合思政育人多方力量,融入思想道德、文化知识、演训实践教育,让学员在政治素养、军事技能、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培养,破解传统思政教育“单一化”“碎片化”局限;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“五育并举”,将育人目标全维覆盖,不仅关注学员的学业成绩,更重视对他们身心健康、品德修养、审美能力、劳动意识等方面的培养,实现“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、强体塑美、以劳育人”的育人革命。“四维一体”“五育并举”抓住了“能动思政、贯通育人”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核心要求,集中回答了军事教育“怎样培养人”的根本问题,不仅是方法论层面的创新,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。
多维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教育形态已从静态走向动态、从平面走向立体,体现为课内课外、校内校外、线上线下协调统一的多维互嵌育人场域。坚持“四维一体”“五育并举”,通过构建目标融合、过程衔接、资源整合、机制协同的全方位育人机制,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起来,“四维”与“五育”相互贯通、相互促进、相互支撑,以“四维”驱动“五育”,用“五育”检验“四维”,推动大思政育人体系突破时空界限、主体壁垒与内容割裂,共绘培育时代新人“同心圆”,为大思政立体育人体系提供了全方位支撑。
二、坚持“四维一体”理念,构建良好育人生态
育人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。坚持“政治+军事+科技+文化”的“四维一体”育人理念,彰显了学校办学育人始终坚持听党话、跟党走的政治信念,为军向战、支撑强军的价值追求,勇攀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峰的坚实底蕴,从历史走向未来、凝聚奋斗力量的文化承载。“四维一体”理念既适应了现代战争的多维需求,也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,形成政治定力、军事硬力、科技巧力、文化软力同频共振育人模式。
政治铸魂,筑牢绝对忠诚的“定盘星”。对党绝对忠诚是革命军人最重要的政治品格,军队院校是为党和军队培养人才的地方,任何时候都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,把政治建军要求落实到院校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,把铸牢忠诚品格作为最高要求,确保培养的人才绝对忠诚、绝对纯洁、绝对可靠。
军事塑形,锻造备战打仗的“磨刀石”。军队院校肩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,必须牢记强军之责、打赢之责、育人之责,要瞄准战场“靶心”,紧扣战争要求、部队诉求、岗位需求,紧跟战场搞科研,紧贴实战搞教学,聚焦打赢育人才,推动教育全过程、各环节向打仗聚焦、向实战靠拢,锻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,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打赢未来战争。
科技赋能,把握制胜战场的“新引擎”。学校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,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军事和科技前沿、面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,培养学员科学精神、科技素养、科创能力,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,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,大幅提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,确保“能打胜仗”的核心能力,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中成就一流大学新高度。
文化强基,培塑战斗精神的“强磁场”。大学孕育先进思想文化、引领社会风气之先,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至关重要。以“五色五美十道光影”为呈现形式的高地文化形态,承载着一种责任、一种情怀、一种担当,是师生员工心中闪亮的精神坐标。要赓续精神之源、价值之本、奋斗之基,大力传承弘扬“哈军工”精神、银河精神、北斗精神以及“四无”精神等各单位特色精神文化,打造新时代学校高地文化谱系,不断砺志铸魂、砺战激气、砺行厚德,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力、价值塑造力、精神推动力。
三、打造“五育并举”品牌,提升思政育人质效
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,“大思政”的最终目标就是“育人”。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,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坚持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“五育”并举,构建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,其核心是通过“德育铸魂”“智育固本”“体育强健”“美育浸润”“劳育淬炼”的协调育人机制,促进学员身心健康、全面发展、成长成才,培养党和军队事业坚定举旗人和可靠接班人。
德育为先。习主席指出,“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”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根本遵循,对标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,坚持“立德树人、为战育人”总要求,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,把德育贯穿于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教育全过程,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、文化知识教育、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,帮助学员在品德、才学、体魄、审美、劳动等各个方面实现均衡发展。
智育启慧。学校承载着传播知识、传播思想、传播真理,塑造灵魂、塑造生命、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,通过系统化教育培养学员的批判性思维、创新能力和战略智慧,进而促进学员的智力发展和本领提高,培养能驾驭智能化战争的“谋略型”军事人才。
体美劳协同。“五育并举”不是简单的拼盘,而是要通过顶层设计打破学科壁垒,强调系统整合、动态转化和价值聚合,将思政教育规律、人才培养规律以及学员成长规律有机融合,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将“五育”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统筹考虑、一体谋划,推进校内与校外、课内与课外各类育人要素的互联互通,激发协同育人内生动力,实现强能精武与强身健体同频共振,促进学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有效提升学员综合素质。
军队院校因打仗而生、为打仗而建,育人成效最终由战场胜负裁决。坚持“四维一体”理念,打造“五育并举”品牌, 最终必须以实战为导向,以“战”为轴将各环节串联,将“为战育人”贯穿全链条,锻造出赢得未来战争的“育人之盾”,实现从“教育模式”向“战斗力品牌”的跃升。